工作原理簡述(產(chǎn)品詳細介紹):
電纜識別在電纜施工及維護工作中有重要意義。目前電纜識別主要有脈沖極性法和音頻感應法兩種,前種方法的缺點是電纜必須停電,而且由于不同電纜接地電阻的差別較大,常常導致誤判或施加信號較困難;而后者有時需要找到與系統(tǒng)相獨立的接地。8898A型識別儀采用GPS同步技術,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問題,無論電纜是否帶電,接地是否均可識別。是市場上可以在電纜帶電時進行識別的產(chǎn)品。
測量原理:
(1)信號幅度比較法:將功率信號通過發(fā)送鉗耦合進目標電纜;用接收鉗檢測各電纜的交流信號幅度;目標電纜的信號幅度最大,據(jù)此可檢測出目標電纜。
(2)GPS相位同步法:發(fā)射的功率信號相位與GPS秒脈沖同步。目標電纜檢測出的交流信號相位與GPS同步,非目標電纜不同步。
(3)電纜尋蹤:功率信號發(fā)生器產(chǎn)生尋蹤信號,通過發(fā)送鉗將信號耦合進電纜。也可以通過直連方式將信號輸入電纜。通過尋蹤器(選件)就可找出電纜的走向
(4) 回路電阻測量:雙鉗測量回路電阻,用于判斷鎧甲兩端接地是否良好。
技術參數(shù)
發(fā)射器:
尺寸(長×寬×高):400×160×150 mm
重量(含充電電池):4 kg
電源:DC12V 或 8節(jié)“D”充電電池(1號電池)
功耗:22W
功率信號輸出 幅值:200VRMS
最大輸出功率:20W
接收器:
尺寸(長×寬×高):210×145×70 mm
重量(含充電電池):1kg
電源:DC12V 或 8節(jié)“C”型充電電池(2號電池)
功耗:2W
儀器配置清單
發(fā)送器
Ø 發(fā)送器主機1臺
Ø DC12V(2.5A)電源適配器1個
Ø 1號充電電池8節(jié)(已內置)
Ø GPS外置天線1根
Ø 輸出信號耦合鉗1只
Ø 短接導線3根
Ø 汽車充電器 1個
接收器
Ø 接收器主機1臺
Ø DC12V(500mA)電源適配器1個
Ø 2號充電電池8節(jié)(已內置)
Ø GPS外置天線1根
Ø 輸入信號耦合鉗1只
Ø 短接導線3根
尋蹤器(選件)
Ø 工作頻率:8KHz
Ø 天線模式:峰值、精確峰值和零值
Ø 聲音指示:可變音調響應
Ø 電源:一次性電池:6 節(jié)“AA”型 電池(5號電池)
Ø 信號強度:LCD 條形圖,絕對信號強度讀數(shù) 0-999
Ø 增益控制:向上/向下(自動定中心和手動)
Ø 動態(tài)范圍:126dB
Ø 深度測量:自動、手動測量,最大深度4.5米。
Ø 尺寸:76cm x24cm
重量:1.36公斤電纜識別在電纜施工及維護工作中有重要意義。目前電纜識別主要有脈沖極性法和音頻感應法兩種,脈沖極性法的缺點是只能對停運電纜進行識別,而且由于不同電纜接地電阻的差別較大,常常導致誤判或施加信號較困難;而音頻法有時需要找到與系統(tǒng)地相獨立的接地
儀器工作模式:
(1)信號幅度比較法:將功率信號通過發(fā)送鉗耦合進目標電纜;用接收鉗檢測各電纜的交流信號幅度;目標電纜的信號幅度最大,據(jù)此可檢測出目標電纜。
(2)GPS相位同步法:發(fā)射的功率信號相位與GPS秒脈沖同步。目標電纜檢測出的交流信號相位與GPS同步,非目標電纜不同步。
(3)電纜尋蹤:功率信號發(fā)生器產(chǎn)生尋蹤信號,通過發(fā)送鉗將信號耦合進電纜。通過尋蹤器(選件)就可找出電纜的走向
(4)
發(fā)射器 接收器 發(fā)射和接收耦合鉗 天線及連接線 尋蹤器( | |
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|
8898A型電纜識別儀采用沒有電接觸的間接耦合方式實現(xiàn)對電纜快速、安全、地識別。該儀器具有如下特點:采用間接耦合方式,操作者與電纜不存在任何電氣上的接觸,極大程度地了人身安全。不需要斷開各電纜兩端與變配電設備間的連接,可在電纜處于帶電的狀態(tài)下進行在線識別,提高了識別的效率,同時大大減少了由于停電所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的經(jīng)濟損失。該產(chǎn)品還采用GPS同步技術,無論電纜是否帶電均可識別,無需停電、安全。本品是市場上可以在電纜帶電時進行識別的產(chǎn)品。
二、工作模式 (1)信號幅度比較法:將功率信號通過發(fā)送鉗耦合進目標電纜;用接收鉗檢測各電纜的交流信號幅度;目標電纜的信號幅度最大,據(jù)此可檢測出目標電纜。 (2)GPS相位同步法:發(fā)射的功率信號相位與GPS秒脈沖同步。目標電纜檢測出的交流信號相位與GPS同步,非目標電纜不同步。 (3)電纜尋蹤:功率信號發(fā)生器產(chǎn)生尋蹤信號,通過發(fā)送鉗將信號耦合進電纜。通過尋蹤器(選件)就可找出電纜的走向 (4)回路電阻測量:雙鉗測量回路電阻,用于判斷鎧甲兩端接地是否良好